裝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一種改革,更是建筑業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提出的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重要舉措。目前的建筑產品,基本上是以現澆為主,形式單一,可供選擇的方式不多,一定會影響產品的建造速度、產品質量和使用功能。從國際上的情況來看,裝配式建筑已經是比較成熟的,二戰以后,歐洲一些國家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,他們發展裝配式建筑的背景是基于三個條件:
第一,工業化的基礎比較好。
第二,二戰以后勞動力短缺。
第三,二戰以后需要建造大量房屋。
而這三個條件,也正是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一個非常有利的客觀因素。所以,經過五、六十年的發展,裝配式建筑的技術從國際上看已經成熟了。而我們近幾年來雖然在積極努力地探索發展裝配式建筑,但是從總體上講,裝配式建筑的比例和規模還不盡如人意,這也正是在當前的形勢下,為什么我們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的一個基本考慮。從國家層面來講:
建筑能耗已成為我國三大能耗之一,約占總能耗的30%,傳統建筑作業方式已無法適應“綠色中國”的發展需求。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“全黨全國貫徹綠色發展理念,形成綠色發展方式,加快推進綠色發展”。國家支持和發展節能環保的綠色建筑,其中裝配式建筑成為發展重點。
從行業層面來講:
國家住建部明確“十三五”期間,到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要達15%以上,鼓勵各地區制定更高的發展目標。”可見,裝配式建筑關系創新型發展,是現今建筑行業的發展方向。
發展裝配式建筑的若干好處:
第一,節約資源和能源。現場澆筑生產過程中的建筑垃圾量比較大。
第二,減少污染。污染包括兩部分,一部分是揚塵,一部分是噪音,每年到了學生高考的時候,基本上各個城市的建設管理部門都限制夜間施工,影響孩子復習,影響孩子考試期間的休息,所以就可以看出來,傳統的建造方式有很多不適合現代城市生活需要。
第三,提高勞動生產效率。
第四,對提高工程質量有很積極的作用。很多混凝土構件的生產在工廠做,是完全按照工廠的管理體制、按照工廠建立起來的標準體系來選擇生產構件的原料,對構件出廠前的質量檢驗進行把關。所以,對構件生產這一部分質量,增加了一些把關的環節裝配式建筑的質量,從整體上會高于現澆,對建筑的質量安全是有很好的保障作用。
第五,可以促進信息化、工業化深度融合。使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和工業化、信息化更盡如人意地融合。
第六,能夠催生一些新的產業,使經濟發展產生一些新的動能。特別是發展鋼結構,對于化解當前過剩的鋼產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。
第七,對化解產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。發展裝配式建筑實際上是供應方式的一種變化。裝配式建筑對鋼結構的工程量比較大,用鋼的情況就會改變,對化解產能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。積極推廣裝配式建筑,發展鋼結構建筑是一項重點工作,住房城鄉建設部和工信部已經在很多方面形成一致的意見。